??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 > 领导讲话
领导讲话
迎难而上抓落实 开拓进取谱新篇努力推动发展改革工作再上新台阶
作者: 柴利能 发布时间:2017-01-13 阅读数:
【文字 】【 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这次全市发展改革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发展改革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确定的各项经济目标及工作要求,总结2016年发展改革工作,部署2017年发展改革重点任务。陈奕君副市长还将代表市政府作重要讲话,全市发改系统要深入学习领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上来,开拓创新、务求实效,扎实做好2017年的发展改革工作。下面,我讲三方面意见。
  一、积极谋划、认真履职,多方面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回顾2016年的发展改革工作,全市发改系统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主动服务大局、奋力拼搏,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主要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面对下行压力,加大经济运行监测和有效投资促进力度,推动经济平稳增长
  针对一季度GDP大幅低开的形势,进一步完善经济运行监测联席会议制度,扩大成员单位和监测指标范围,调整考核办法。会同统计局等部门,在7项主要监测指标基础上,增加对17项GDP支撑性指标、20项市人代会通过的结构性指标的跟踪监测,按月做好目标任务的细化分解落实,开展半年度、年度督查,研究提出针对性建议。用好全市2000家重点企业监测平台,做好经济运行监测和降成本等专题监测。全年经济实现平稳回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我委牵头的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2.2%,建安工程投资额增长11%。
  2016年的有效投资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经历“十二五”时期投资高增长以后,项目青黄不接,投资后劲乏力,尤其是产业投资呈现持续低迷状况。为此,我们重点抓了四方面工作:一是强化重大项目前期管理。编制印发《宁波市“十三五”重大建设项目规划》,安排“十三五”期间建设重大项目1376个,总投资超过3万亿元;下达2016年重大项目前期计划,安排国批、省批和市批前期项目151个,总投资4423亿元;谋划生成三年滚动计划项目1035个,三年计划投资7975亿元,并纳入国家、省“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库”平台;有96个项目列入省“411”项目。出台加快重大项目前期谋划和推进工作的实施意见。二是加大重大项目推进力度。开展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决战五十天,攻坚年度投资目标”等专项活动。加强投资运行监测,建立“周通报”制度,两批集中开工项目进展顺利、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全年实现重点工程投资1406亿元,超额完成年度计划。三是千方百计拓展投融资渠道。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共争取专项建设基金三批次65个项目75.7亿元,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5.5亿元,针对民营企业申报条件,推动市里注资5亿元筹建专项建设基金担保有限公司。四是努力推动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积极贯彻落实省委办62号文件精神,开展我市民间投资专题调研,初步分析制约性的体制机制障碍,但这两项工作还没有完全破题。另外,加强重大项目稽察机制,积极做好国家、省稽察的配合工作,全年稽察项目62个。固定资产投资目标顺利完成,初步统计增长10.1%。投资额为4961亿元。
  (二)着眼动能转换,加大政策落实和产业创新力度,助推“三去一降一补”
  一是落实好“三去一降”各项政策。会同经信委等部门,推进钢铁行业去产能,排摸上报钢铁企业5家,涉及产能465万吨,提前完成5年压减20万吨产能的目标任务;对钢铁煤炭行业违法违规建设项目、违规新增产能开展专项清理、核查工作。推动企业债券发行,奉化10亿元旧城改造项目企业债、慈溪国投9.5亿元平台债获批;排摸了20余家发债意向项目,拟申请93.1亿元。降低资源要素收费标准,减轻企业成本负担。出台清理涉企收费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先后建立四张清单,涉及70余个部门160多项收费项目,全年减轻企业负担资金超26亿元。
  二是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再创发展新优势。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出台“互联网+”重大工程包及项目行动方案,实施52个重大工程包和200个以上重大项目,宁波万联无车承运人新模式列入中国“互联网+”行动百佳实践。申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海上丝路航运大数据中心等项目录入国家重大项目储备库。大力支持创业创新,新增5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支持创新平台、发展专项项目及专业园建设,累计155个项目建成投产,20个细分产业专业园初具规模。比亚迪、中芯国际集成电路等一批新兴产业重大项目签约落户,生物基醇燃料项目一期工程顺利投产运行。加快服务业新兴产业发展。起草完成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镇海物流枢纽港获批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高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平台等5个项目列入省重点服务业领域试点。推动甬商所、航交所、四方物流和云医院等六大平台接入甬易支付。编制形成宁波市健康产业发展报告。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江北区列入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编制完成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
  (三)针对制度瓶颈,加大改革协调和试点推进力度,努力优化发展环境
  牵头梳理并协调推进2016年经济领域重点改革任务,累计出台改革性政策或文件30多个,一批国家级改革试点成功落地。
  一是新型城镇化、“一城两镇”相关改革试点进展明显,首届APEC城镇化高层论坛成功举办。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制定试点工作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评选20项优秀案例,完成第三方综合评估。加快卫星城、中心镇和特色小镇建设。出台“一城两镇”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共下达补助资金3.5亿元;深入推进“一镇一项”专项改革试点,公共基础设施“共建民营”、“房票”制度、公共服务机构合作共建机制等试点取得明显成效;研究编制宁波市特色小镇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关于加快特色小镇创建的新9条意见,建立培育储备库,市级第一批28个特色小镇创建和培育名单正式发布,累计11个特色小镇入选省级创建和培育名单。结合行政区划调整,研究提出关于新海曙、新鄞州若干重大问题的建议,会同相关部门起草市与相关区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和配套政策文件。
  二是资源要素配置和发展环境的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加快“放管服”改革。推行统一项目代码制度,建成运行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赋码数量和事项办理量居计划单列市首位。下放水利项目和城市建设综合整治类项目审批权限;试点政府投资项目多审合一,合并交通项目初步设计和行业审查。探索投融资体制改革。实施推广PPP模式的指导意见、操作流程及联席会议制度,下达并公布PPP项目两批175个,总投资3242亿元,拟引入社会资本2309亿元,已签约42个,引入456亿元。落实资源能源差别价格政策,放宽部分场所气价类别选择权。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初步建成全市统一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并向社会提供查询服务,建立重点领域失信黑名单制度和联合惩戒协同机制。
  三是谋划争取一批重大改革试点。推进服务业领域改革,全面完成“十二五”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任务。杭州湾新区获批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区域获批全国第一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争创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编制完成创建总体方案。启动临空经济示范区研究申报。
  (四)着眼长远发展,加大战略谋划和平台基础打造力度,努力提升区位优势
  一是加快布局重大战略规划。制定印发《宁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行动纲要》和年度任务分解方案,编制参与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实施计划,组织开展宁波国家海洋经济示范区总体方案研究。成功承办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工作经验交流会议,配合参与中国航海日等活动。制定印发《宁波建设更具国际影响力的“一圈三中心”实施方案》,编制《国际港航物流服务中心行动纲要》。制定我市落实长三角城市群规划实施方案,起草都市圈建设的工作建议和推进方案。推动都市区工作机制谋划,加强与舟山、台州两地对接。审议通过并实施“十三五”规划《纲要》。60个专项规划完成发布工作,梅山新区、“一圈三中心”等纳入省纲要,“海丝指数”纳入国家纲要,“海丝综合指数”方案通过国家层面评审;宁波都市圈、港口经济圈纳入长三角城市群规划和长江经济带规划。荣获国家发改委“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突出贡献奖”。
  二是谋划建设重大发展平台。梅山新区总体方案通过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以省政府名义上报国务院。组织编制杭州湾新区和梅山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十三五”发展规划,两大产业集聚区在全省考核中列前两名。梅山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着力打造“科技创智岛”,宁大海洋科教园等科研院所落户,宁波海洋研究院筹建工作基本完成,河海大学研究生院筹建工作有序推进;航天智慧科技城生产力中心开工建设。海洋产业发展基金完成母基金和1号子基金组建。
  三是一批重点交通设施项目取得重大突破。重点项目建设加快。三门湾大桥及接线宁波段、杭州湾跨海大桥杭甬高速连接线进展顺利,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投入运行,轨道交通5号线一期等第二轮项目全面开工建设。项目前期谋划深化。沪嘉甬跨海铁路、余慈城际铁路一期等项目前期加快推进;杭甬高速复线宁波段一期入选国家发改委PPP项目库和财政部第三批试点项目;甬金铁路完成工可审查并开工建设,甬舟铁路完成预可研审查;宁海通用航空机场项目完成立项。一批重大交通设施纳入国家战略。沪嘉甬跨海铁路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长三角城市群、省“十三五”规划纲要等规划;沿海铁路、甬金铁路、栎社机场三期等重点项目列入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
  (五)着眼品质提升,加大生态文明示范和民生福祉改善力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全面启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编制印发实施方案,主要任务积极推进。低碳城市试点建设继续深化,积极融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梳理确定拟纳入重点企业名单并完成企业碳排放报告,推进“宁波沼气提纯”等项目申报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备案。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成效显现,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发展模式初步形成,国家“城市矿产”基地建设进入收官阶段,工业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第三方治理、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试点得到推进。中美工业锅炉能效合作试点项目列入第七届中美能效论坛示范项目。
  二是优化能源结构,强化安全供应。全市风电、光伏、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100万千瓦,增长30%。新建电动汽车充电站18座、充电桩2803个,超额完成省下达目标。累计建成投用各类加气站34座,市区公交车、出租车、港区集卡车清洁能源比例分别达到50%、70%和40%以上。完成北仑电厂等6台大型燃煤机组、400万千瓦的超低排放改造工作。镇海电厂搬迁改造、宁海抽水蓄能电站等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全力做好能源安全供应和平安护航G20工作,全市长输油气管道的76处安全隐患于峰会前全部整治完毕,提前1年完成国家隐患整治攻坚战任务。
  三是加快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规划进度。“五水共治”、大气治理、养老服务等十方面30项民生实事工程顺利完成,市图书馆新馆、宁波国际职业技术学院等项目达到或超过进度目标。编制发布“十三五”社会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等规划,加大社会事业项目谋划和服务管理力度,牵头形成教育、卫生、文化、体育、民政等领域“十三五”重点项目库、三年滚动计划。积极履行人口发展工作职能,建立工作制度,开展基础研究。
  四是维持价格稳定、促进居民增收。编制年度政府定价项目调价计划,科学把握调价幅度和节奏,平稳推进出租车、道路班车等运价机制改革;构建菜篮子价格应急调控平台,会同相关部门落实价格调控专项资金398万元。继续落实生活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补贴和食品价格补贴政策,加强保障性住房等价格管理。推动开展增收入专项活动,梳理收入相关政策清单,实施中小微企业、经营户和低收入群体精准帮扶。
  五是扎实推进对口援疆工作。强化智力援疆、农业援疆,推进援疆产业平台建设,做好甜瓜品种推广、电商产业培育等项目,完成8200户农牧民安居房建设,全年筹措援疆资金3.15亿元,继续保持每年8%的增长,顺利完成第八批任务。
  2016年发展改革工作事项多、要求高、任务重,新形势、新常态下,发展改革工作的综合性特征更为明显,更加需要政府各部门、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全市发改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不负重任、奋发有为、务实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发展改革目标任务,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发改委党委,向大家致以由衷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通过一年来发展改革工作的探索实践,我们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敢于担当,服务大局,摸索和积累了一些新的做法和经验。一是牢固树立五大新发展理念。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新理念指导发展改革各项工作,提高战略谋划的视野和水平。顺应产业融合、城乡一体、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趋势,探寻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努力拓展发展空间。二是积极把握动能转换新机遇。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立足我市“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并驾齐驱,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与新经济培育双轮驱动”的经济动能转换新机遇,努力提高产业和平台谋划的针对性。三是不断构筑统筹协调新格局。在规划融合、形势监测、有效投资推进、产业扶持、改革谋划等方面,强化统筹协调的意识,力求完善部门上下联动推进的机制,增强工作推进的合力。四是多方激活市场主体新活力。牢牢把握市场化改革导向,推进“放管服”、“四张清单一张网”、市场准入、价格机制完善、信用体系建设等改革举措,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五是不断促进干部队伍新提升。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认真落实党委主体责任,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和“一岗双责”系列活动,把党风作风廉政建设工作深入到基层、落实到每个党员干部;加强干部培训和上下联动常态化,促进干部能力素质再提升。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当前,实体经济面临的困难仍然突出,调整分化的过程还将延续,局部领域风险也有进一步反复的可能,由此带来的经济增长、居民收入增长等压力还非常明显,区域竞争的压力对我市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发展改革工作与中央和省、市党委政府的要求相比,与基层群众的热切期盼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新政策新举措的谋划、承接和推进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二是接地气、强服务、抓落实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系统联动、部门协同、作风建设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这些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切实研究改善。
  二、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努力在各个领域取得新突破
  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7年的总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动力,以发展智能经济、振兴实体经济为主攻方向,以打赢“拆治归”三场大战为主要路径,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力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和省、市党代会胜利召开。全市发改系统要从这一要求出发,全力以赴抓好贯彻落实。
  一是把稳中求进作为发改工作的基本着眼点。按照国家“稳中求进”总基调、省委提出的四大都市区增速高于全省平均1个百分点和宁波进入第一方队的要求,市委常委会通过了今年的指标体系和工作目标,共49项指标,发改牵头的有12项,其中GDP增长7.5%左右;投资增长10%,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生态环保等结构性指标均增长15%以上;贸易物流、大健康等产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从客观存量看,这些都是比较高的目标,实现难度很大,必须巩固存量、培育增量。围绕指标目标体系抓责任分解落实、围绕统计监测体系抓企业运行分析、围绕工作推进体系抓精准施策服务,切实抓细抓实出成效,把工作落脚到基层和企业,建立起高效有为的经济工作系统。
  二是把战略实施作为发改工作的主要着力点。“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港口经济圈和都市圈两大战略,都已经写入了国家的规划,下步关键是丰富内涵、强化支撑、细化工作,要在总体谋划的基础上,不断强化规划导向聚焦和统筹联动协同,全力以赴谋机制、谋载体、谋项目、谋政策,切实把国家、省的定位落到实处,把阶段性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三是把改革创新作为发改工作的关键切入点。要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坚持创新先导、改革跟进,创新要从激发需求、优化供给的两端来发力,改革要从问题导向、瓶颈导向的关键来切入,努力谋划新的工作抓手和载体,争取带动形成更多新的增量。
  四是把民生福祉作为发改工作的关键落脚点。要践行人本和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着眼生态环境和公共服务的短板,力求以产业化市场化方式来补齐,统筹谋划推进民生实事项目,深化社会事业领域改革,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快绿色低碳发展,让发展改革工作的成效更多地体现到民生品质的提升上,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五是把系统建设作为发改工作的根本支撑点。面对新时期、新要求,发展改革工作更多的是开创性的,要更加自觉地强化“四个意识”,更加自觉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新常态,更加自觉地改革创新、勇于担当,更加自觉地创新完善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更加自觉地统筹融合业务党务队伍建设,切实打造一支发展改革系统的铁军。
  具体来说,要迎难而上,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力争在新旧动能的转换加速上实现新突破
  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是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存量、优增量,通过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1、把握主线,实质性推进“三去一降一补”。(1)去产能方面,应退尽退、能退早退。确保守住严禁新增违规产能、严禁违规生产销售“地条钢”、严防“死灰复燃”三条“红线”。(2)去库存方面,针对商务楼宇和部分区县(市)商品房库存较高的现状,结合区域功能谋划提升和服务业企业招商引资等,助推库存去化。(3)去杠杆方面,跟踪国家政策,拓展企业融资渠道,鼓励企业发行债券,培育地方股权交易四板市场,支持企业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4)降成本方面,贯彻落实电价、气价等改革政策,清理规范海关监管区服务、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等收费,研究推进涉企收费管理定价机制改革。做好降成本政策落实情况监测评估工作。(5)补短板方面,深入实施关于补短板创优势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意见,跟踪国家加大中央预算内资金投入等相关政策,针对性谋划好软硬基础设施、创新能力建设等领域项目。
  2、聚焦重点,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1)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出台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构筑“311”产业体系和“3540”空间布局,重点聚焦新材料、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三大战略引领产业和具备条件的细分产业;按照国家重点需求培育导向,提前谋划布局我市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等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深入推进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推进吉利整车、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等项目建设,提高我市汽车整体竞争力。支持中官路创业创新大街等创新平台发展。继续开展双创活动周,争创全国第二批双创示范基地。争取国家先进制造业投资基金、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支持。推进中芯国际8英寸特种工艺芯片等项目开工,加快舜宇车载辅助驾驶影像模块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中海油大榭石化扩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2)强化服务业在补短板、促增量中的引领作用。贯彻落实国家服务经济创新发展政策,出台实施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意见,加快培育附加值高、市场容量大的服务经济体系。把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的关键支撑,围绕港口物流服务中心,加快发展航运服务及配套产业,积极引进世界500强和国内知名龙头企业,带动形成物流产业链;围绕制造业创新中心,促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扶持发展科技、信息、商务、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提升产业价值链;把生活性服务业作为满足消费转型需要、增加有效供给的重要新增长点,大力发展幸福产业,补齐供给不足的短板。这些新兴产业主要体现在营利性服务业上,今年仍按照增长30%的要求去努力,对这一指标要强化责任分工和监测考核机制,落实工作主体,打造平台、培育增量。(3)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重点,编制全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规划,打造一批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示范。深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和“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加强农林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将甬江流域防洪治涝工程等项目列入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
  3、强化引领,打造特色功能平台。(1)抓好两大省级产业平台。杭州湾新区要加快推进国家产城融合试点,打造对接上海、引领宁波发展的重大平台;梅山集聚区要结合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建设,发挥全省海洋经济发展、全市港口经济圈建设的领跑示范作用,市委已经明确对梅山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实施“双底线”考核,我委将协调各相关部门和区域做好基础工作。(2)抓好一批新经济和特色经济大平台。推动栎社机场、望春工业园等区块整合,建设临空经济示范区;整合机器人小镇、中意产业园等资源,打造引领全省智能经济发展的示范区;按照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的目标,以循环经济为方向推动三大石化产业区的提升发展;充分发挥南部滨海新区空间优势,加大招商选资的力度,加快支柱产业的形成。(3)强化现有功能平台提升发展。按照“空间拓展、政策覆盖、能级提升”的发展路径,深化保税区、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国家级功能区与周边区域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4)聚焦高端制造、信息经济、金融、旅游等产业,实施“一类一策”“一事一议”扶持政策,争取今年新创建30个省、市、县特色小镇。
  (二)力争在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深化谋划落地上实现新突破
  1、主动对接国家、省重要战略载体,深入推进“一圈三中心”建设。(1)加强统筹协调,出台“三个中心”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建立健全重点工作跟踪机制,做深做实一批重大支撑平台、重大工程和产业项目。(2)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经贸合作行动计划。参与打造中欧班列统一品牌和“一带一路”国家合作高峰论坛。推进与沿线国家的投资贸易和产能合作,精准谋划实施一批有影响力、有品牌效应的国别园和境外产业园,争创中东欧综合试验区。做大做强海上丝路航运大数据中心等平台,提升国际航运市场话语权。(3)主动推进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融入长江经济带战略。着眼交通物流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甬金铁路、甬舟铁路、沪嘉甬跨海铁路、杭甬高速复线、甬台温高速复线等对外交通项目,完善多式联运体系,促进港口腹地向长江流域、西北地区延伸拓展;主动推进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宁波区域建设,深化与内陆“无水港”的战略合作。着眼开放型经济发展,配合相关部门深化口岸通关便利、市场采购、国际贸易结算等试点建设,加快整合提升现有开放平台,促进对外贸易转型发展。
  2、积极对接宁波都市圈和省四大都市区定位,加快培育城市极核功能。突出发展都市经济这一核心和区域协同这一关键,抓紧编制建设规划和行动方案,加快各项政策举措的谋划落地。(1)强化中心城区和重点功能园区定位布局。抓住行政区划调整的契机,确立区片功能定位和区块整体开发的理念,形成市区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创新要素的集聚,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增强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2)发挥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撑效应。推动大通道与枢纽建设、项目与现代物流服务功能、要素投入与体制机制创新等联动发展,依托轨道交通、城际铁路、机场等,建立一批交通枢纽门户区和产业功能区。要高度重视我市城区陆港布局问题,学习先进城市的经验,突破区域利益局限,做好方案编制,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加快培育后港口经济功能,支持国际物流、保税物流、冷链物流等高端业态发展,推动宁波从交通运输港向贸易物流港转变。(3)深化跨区域交流合作。积极对接上海都市圈,加强与杭州、南京、合肥等的交流合作,探索联动发展新机制。加快湾区发展合作,推动沿杭州湾、象山港、三门湾的海洋经济功能区块建设,加强与嘉兴、舟山、台州在湾区发展共识和湾区环境共保、社保、公交互通以及旅游便利化等方面的合作。积极打造高端交流平台,争取APEC城镇化高层论坛永久落户宁波。
  3、谋划打造国家级梅山新区。今年是梅山新区创建申报关键之年,市委已经明确要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举全市之力来干好这件大事。按照港口经济圈核心功能区的定位,深化建设体制创新、与舟山群岛新区功能错位发展、重大生产力布局、需要取得国家支持的突破性政策等重大问题研究。要做好规划编制,编制完成“一核四片”规划体系。注重产业、城市、生态融合发展,突出开放、创新等功能,对接国家“一带一路”等战略和自贸区政策,编制年度重大项目和平台推进计划,明确责任分工,分头落实,合力推进建设。
  4、推动“十三五”规划实施。高水平推进市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制订出台我市《十三五规划实施机制的意见》,建立健全年度监测机制。做好新鄞州、新海曙、新奉化“十三五”规划修编工作。
  (三)力争在体制机制的创新优化上实现新突破
  强化问题导向,对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和重大战略实施要求,针对关键瓶颈抓好统筹谋划和精准突破。
  1、积极争取有利于区位优势构筑提升的试点示范。争取宁波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总体方案尽早获批实施。完善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军民融合示范区、临空经济示范区等试点方案,择机申报。协同跟踪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进度,主动谋划编制自贸区复制承接方案,争取上海自贸区、浙江自贸区等试点政策复制到宁波。推进国家“十三五”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86项重点任务。跟踪对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试点,做好争取的基础性工作。
  2、谋划推进有利于民间资本准入放宽的改革举措。(1)紧盯国家动向,稳妥推动垄断行业改革。探索输配电和售电侧改革,培育市场主体,构建电力企业、用户和售电主体直接交易的市场机制。密切跟踪国家油气体制改革,研究网运分离的实现途径,发展原油和液化天然气进口、成品油销售等能源原材料服务贸易。抓住国家推进能源、电信、交通、军民融合发展等垄断行业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试点;结合地方国企混改,谋划设立国有资本运营公司。(2)推进大数据开放,拓展分享经济、信息经济发展空间。按照《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国家将出台分享经济发展、互联网市场准入等相关文件,我们要及时跟踪、强化研究、做好落实。
  3、着力强化有利于新兴需求培育激活的改革举措。(1)建立完善资源要素环境相关的倒逼和激励机制。紧跟国家的政策导向,不断完善用能、排污等权限交易机制,推进资源、环境等领域价格改革,破除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类瓶颈,拓展发展新空间。(2)建立完善幸福产业相关服务领域的准入机制。针对消费升级提速、幸福产业发展加快的新形势,要在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推进相关事业单位改革,有序推动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培训疗休养机构改革,增加市场化供给。(3)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试点。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制定实施流动人口量化积分申评办法。对接国家扩大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改革试点,推进农村“三权”改革。结合国家“千企千镇工程”,加强与国开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
  4、大力推进有利于市场环境营造优化的改革举措。(1)按照“最多跑一次”要求,倒逼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出台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修订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严格执行统一项目代码制度,建设企业投资项目告知性备案系统,完善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功能,力争实现事项、部门和区域的全覆盖。(2)纵深推进价格改革。聚焦输配电、医疗服务、客运价格等3项国家重点改革攻坚任务,谋划落实改革举措。落实新的定价目录,进一步放开竞争性领域和环节价格。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预防和纠正违法实行优惠政策和利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促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设。(3)加快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建设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二期,完善自然人、法人信用信息库,争取更多信息纳入国家平台,强化信用信息联合奖惩机制。研究财政扶持办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信用产品和服务的创新。(4)积极推进产权保护。会同相关部门跟踪落实国家产权保护制度改革和激发、保护企业家精神的政策意见。
  (四)力争在重大项目的谋划推进上实现新突破
  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经济工作首要的显性指标和稳增长促转型的主引擎,市委已经明确要实施市长项目工程,开展产业投资攻坚战和精准招商大会战活动,要认真谋划、抓好落实,确保实现10%的增长目标。
  1、注重前期,建立项目谋划招商统筹协调机制。贯彻落实重大项目前期谋划和推进工作的实施意见。狠抓项目的谋划生成,以“十三五”重大建设项目规划为基础,抓好三年滚动计划(2017-2019)、2017年前期计划及前期攻坚计划的编制。结合重点专项规划和国家级试点示范实施方案编制、重点功能区划调整等,谋划形成一批新的重大项目,策划推出一批重点招商引资目录。针对产业投资、民间投资放缓的状况,会同财政、经信、金融等部门,研究制定专项政策,切实增强企业投资实业的信心。建立全市在谈项目信息库,强化统筹招商、精准招商,结合内外资引进、浙商回归等工作,把各地各部门项目谋划招商、开工转化、“四个一”执行情况等纳入年度考核。
  2、强化载体,形成项目的重点突破机制。(1)继续做好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推动更多符合4大投资结构性指标导向的大项目、好项目纳入集中开工活动;对1月3日已经开工的项目,要强化跟踪协调和服务保障,确保进度。(2)突出抓好产业投资攻坚战活动。结合重大产业、重点技改投资指标等结构性指标,抓好目标分解和责任落实,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和活动载体,推动各地各部门加快产业项目的谋划、梳理和实施。(3)继续做好重点工程计划制定落实。初步安排重点工程年度投资1400亿,新开工项目、续建项目各100个;要加强与省重点工程和“411”重大项目衔接,争取更多列入省里项目盘子。
  3、结合投融资体制改革,强化民间资本参与机制。贯彻落实国家、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相关部署,加快拟定我市实施意见。大力推广PPP模式,加强PPP项目储备、推介示范、政策指导、推进实施等重要环节工作,推出一批有较好现金流、有稳定回报预期的PPP项目。抓好国家专项基金、中央预算内资金的申报工作,完善政策性担保机制,为民企申报实施国家专项建设基金项目创造有利条件。
  4、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服务和督查稽察等机制。针对重大前期攻坚计划项目和重点监管项目,落实好三级协调推进机制和“四个一”工作机制。完善政府性项目决策、推进和前期协调机制,优化审批流程,切实缩短审批时限。进一步健全稽察规程、整改督办、成果应用等重大项目稽察机制。
  (五)力争在绿色循环和低碳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1、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全面细化落实建设实施方案,抓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等8方面重点工作,持续抓好第三方治理、绿色港口、垃圾分类等示范亮点工程。探索建立生态文明统计体系,完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制度,抓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目标管理考核评价。贯彻落实国家绿色产业发展指导意见,研究制定我市行动方案。
  2、加快能源清洁化和能源产业转型。(1)严格执行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探索建立市县两级用能预算管理体系,深入推进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完成10蒸吨/时及以下高污染燃料锅炉淘汰工作。(2)推进能源产业清洁化。全面完成大型燃煤电厂17台燃煤机组、1180万千瓦的超低排放改造;完成地方燃煤热电机组的烟气超低排放综合改造,关停长丰电厂,确保我市所有燃煤机组排放达到燃气机组水平。继续推进镇海电厂搬迁改造工作。(3)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建成投运北仑-大榭天然气管道,开工建设象山天然气支线工程。推进天然气分布式供应站和冷热电三联供项目。加快社会公用、单位专用等充电设施建设。推进生物基醇燃料后续项目建设,加快产业化应用。支持海上风电的发展。
  3、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各项工作。(1)全面实施低碳城市发展规划,按照尽早实现碳排放峰值的要求,把握好重大产业项目布局实施的节奏,推进重点领域、重点区域节能和碳减排工作。(2)启动碳排放交易试点。积极融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做好重点企业碳排放报告、核查、配额分配、交易履约等监管工作,大力培育第三方机构。(3)推进产业低碳化发展。统筹发展循环经济,围绕电力、石化、钢铁等产业,谋划推进一批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大力发展静脉产业,引导重点产业功能区实施改造工程,鼓励申报国家试点。推动低碳服务业发展,培育合同能源管理、能源互联网等新兴产业,谋划梳理一批低碳重大项目,探索近零碳示范工程。(4)深化碳指标管理,出台碳指标配额分配办法,积极探索以碳指标为政策杠杆推动产业升级转型的路径。
  (六)力争在民生品质的改善提升上实现新突破
  1、强化公共服务精准供给。(1)谋划实施年度十方面21项民生实事工程,确保目标任务落实到位,着力解决一批民生热点难点问题。(2)积极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深化社会发展领域重大问题研究,进一步破除民资进入社会领域的体制障碍,完善政策体系。切实做好重大社会事业项目协调服务,推动建立民间资本进入社会事业领域推进协调工作小组。(3)加快建立补齐民生服务短板工作机制,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新海曙、新鄞州等重点区域要强化统筹实施,优化基本公共服务布局。奉化区等要突出问题导向,强化谋划研究,积极与市里做好联动,加快促进基本公共服务提升。杭州湾新区要结合产城融合试点要求,加快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
  2、积极促进价格稳定。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回升和传导,消费品价格上涨压力将会加大,要强化监测和预研预判,积极引导社会预期,及时提出保持价格水平稳定的对策建议,做好预案。发挥好价格调控专项资金作用,会同相关部门做好菜篮子商品价格平抑工作。加强价格政策与财政、产业、商贸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全面做好市场价格监管工作,规范民生服务项目价费行为。对接国家12358价格监管平台,强化市场价格监管,推行价格检查“双随机、一公开”,创新监管方式。
  3、逐步形成政府抓收入工作的有效机制,切实促进居民增收。去年四季度,我们开展了一次“兑政策、强服务、增收入”的专项活动,各区县(市)要评估分析这次活动的成效,形成政策梳理、精准服务和重点人群动态监测等常态化工作机制。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对接国家政策,适时开展居民增收综合配套或专项政策试点。
  4、强化人口战略研究。完善人口战略工作体系和研究机制,发布人口发展规划;市县两级要做好对接,探索建立一些重点领域监测研究的合作机制,逐步理清人口发展思路,为新型城镇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产城融合发展等提供支撑。
  5、统筹推进对口援疆工作。按照精准帮扶、精准脱贫的要求,从民生项目、产业项目、智力援疆、经贸文化交流等4个方面,谋划实施好整村新建扩建、农业设施强基、产业平台搭建、小城镇创业就业、教育医疗普惠等系列工程。
  三、敢于担当、勇立潮头,打造发改系统铁军队伍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发改系统要抓好“发展第一要务”和“党建这个最大政绩”,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作风推进干部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忠诚、担当、干净的铁军队伍。
  1、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打造政治坚定的忠诚团队。(1)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把对党忠诚作为根本政治要求和最重要的政治纪律,进一步增强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与市委市政府保持高度一致。(2)进一步增强纪律规矩意识。对照政治品德合格、纪律执行合格、作用发挥合格的要求,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增强自律意识、标杆意识、表率意识,开创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局面。(3)进一步树立发展信心。面对诸多矛盾叠加、各种风险隐患交汇的挑战,要坚定信心,按照市委确定的经济工作决策部署,朝着奋斗目标不断前进。
  2、把握发展新方位,打造勇于担当的亮剑团队。找准方位是我们谋划工作的逻辑起点,是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要全面把握国家治国理政的新方位,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加深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理解落实。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上来,唱好“双城记”。要全面把握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国际港口名城、打造东方文明之都、早日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的总要求,从新的发展方位、发展目标出发,主动调适方法、调适政策、调适方法,牢固确立系统抓、抓系统的工作方法,围绕目标体系构建、工作制度安排和系统队伍建设,不断自我革新、自我超越,主动承担起统筹谋划、牵头协调、执行落实的职能。深入推进法治机关建设,落实“七五”普法工作任务,提升“关键少数”和重大风险岗位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能力。今年国家发改委将在全系统深入开展“三比一促”活动,比能力、比担当、比奉献,促转型,我们要把这一系列的要求贯彻好、落实好。
  3、强化作风廉政建设,打造干净廉洁的铁军团队。按照市委从严锻造“四铁”干部队伍的要求,对标“作风过硬”,全面严格贯彻落实《党章》、《准则》、《条例》等规章制度,继续开展党风廉政学习教育,加强督促检查,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等要求的进一步落实,深化民主评议机关意见整改落实工作,完善责任机制,促进作风效能建设,切实打造忠诚干净担当、在状态有激情的发改铁军。
  2016年是换届年、区划调整年,发改系统班子有了较大的调整,希望离开发改系统的同志继续关心支持发改工作,也希望新进的同志早日融入这支队伍,继续保持系统上下联动、协力同行的好传统、好作风。市县两级发改部门要加强沟通联动,协同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协力推进重点工作。全系统都要注重与横向部门、相关企业、有关人士等的沟通协调,完善各种交流协调机制,凝聚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力量,齐心协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同志们,今年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宁波正处在争先进位的关键时期,处在战略实施深化、创新转型提速、改革试点攻坚的关键时期,发展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配合支持下,拿出敢于担当、勇立潮头的精神风貌和干在实处、善作善为的工作作风,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返回首页】???【打印】???【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